各二级学院、附属医院:
为进一步强化科教协同育人,推动医学相关专业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加强大学生的自主原始创新性科研思维和实验技能的培训,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并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舞台,拟于2025年4月举办第五届台州学院基础医学创新研究与实验设计竞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竞赛内容(类别)
1.大学生医学基础创新研究:展示及交流大学生为解决医学问题或以实验手段解释医学现象而开展课外科研的尚未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2.大学生医学基础创新设计:展示及交流大学生为解决医学问题或以实验手段解释医学现象而开展课外科研的原创性科学研究实验设计。
二、参赛条件(院校及学生)
1.学生:凡在举办竞赛决赛的当年7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各院校在校全日制本科生(含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及其它专业八年制等长学制本科阶段)。每名学生当届限参加1项。
2.组队规则:以团队形式参加,每个队伍3~5人(不少于3人,不超过5人)。每位学生须在作品中有实际贡献;指导老师不超过2人。一般要求不跨校组队鼓励校内跨学科组队。
注:作品提交后,团队成员及排序、指导教师不可更改。每名指导老师当届限指导2项。
三、作品
(一)作品分类
1.创新研究论坛:尚未公开发表的科学研究论文(2025年6月30日前处于投稿阶段的学术论文可以参加交流)。
2.创新设计论坛:原创性科学研究实验设计。交叉学科组、国际论坛仅限实验设计作品
(二)作品分组
论坛作品范畴为医学类基础研究,每个作品按照以下学科组申报。
【基础临床】涵盖下列系统/疾病的基础研究,分以下7个亚组:
(1)呼吸、循环、血液系统
(2)消化、泌尿、生殖系统(含围生医学、胎儿和新生儿)
(3)内分泌、神经系统、精神疾病、老年医学
(4)医学免疫学,医学病毒、医学病原生物与感染
(5)肿瘤学(血液系统除外)
(6)其它、综合(交叉学科除外)
(7)检验医学
【预防医学】涵盖环境卫生、职业卫生与职业病学、食品卫生与营养、卫生毒理、卫生分析化学、流行病学、心理因素与健康等基础研究创新,分以下3个亚组:
(1)流行病学(传染病、非传染病)
(2)环境、职业、营养、行为、心理因素与健康
(3)预防医学新技术与新方法(包括多学科交叉与整合研究)
【药学中医药赛道】涵盖针对人类疾病的药物学、药理学和中医药领域的基础研究,重点支持药物新靶标的发现与确证研究,以及用现代科学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思路阐明中医药原理和疗效的基础研究,分以下5个亚组:
(1)药物学(创新药物的发现及其成药性)的基础研究创新
(2)药理学(药物新靶标的发现与确证)的基础研究创新
(3)中医基础研究创新/中西医结合的基础研究创新
(4)中药的药理、 尤其是中药功效物质、 药物剂型等基础研究创新
(5)药学、中医药相关交叉研究(人工智能、 大数据、 系统论等)
【交叉学科】
”医学+X“交又学科赛道支持医工交叉、 医理交叉、 医文交叉等
其它学科大类交叉的学生自主原始创新研究,重点支持有转化前景的项目。医工交叉、医理交叉限实验设计类。医文交叉支持创新研究类。
(1)医工交叉研究
(2)医理交叉研究
(3)医文交叉研究(医学人文)
【国际论坛】“一带一路”国际医学创新竞赛
支持上述4个学科领域的医学基础研究,限实验设计类。新增第3亚组,支持创新研究类。
(1)医学基础研究(团队成员均为中国学生,或以中国学生为主)
(2)医学基础研究(团队成员均为在华留学生)
(3)国际卫生健康政策研究或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与研究(团队成员均为在华留学生)
(三)作品要求
1. 作品要求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可行性。要求学生本人及团队独立完成或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
(1)实验设计作品:要求自主选题、自主设计、自主撰写;强调自主原创性,不得抄袭或借用指导教师各类基金项目的内容,可在各基金项目的拓展方向上选题自主设计。实验材料经费预算限定在10 万元内。
(2)创新研究作品:要求学生在自主设计的基础上、自主实施完成。不得抄袭或借用研究生完成的内容。
除获得复赛直通指标的作品外, 曾获得本竞赛往届复赛(省级)三等奖及以上(包括总决赛)的同类作品不得重复参赛。获得过全国生命科学(创新创业)类、挑战杯、中国国际 大学生创新大赛(“互联网+”)等省级三等奖(铜牌)及以上的作品不得重复参加。经查重, 与往届获奖作品重复 30%以上取消资格。
四、活动流程
1.作品提交
(1)校内提交:登录“台州学院/智慧校园融合门户/创新实践平台”,找“第11届全国大学生医学创新大赛暨“一带一路”国际竞赛”,按平台提示一步一步完成平台报名。
同时,将相关附件以及作品(中英文摘要匿名版PDF格式,中英文摘要完整版Word格式和答辩PPT的PDF版)发送至医学院双创部email:3431304697@qq.com
截止时间为2025-4-20
登录论坛官方网站:www.jcyxds.com,各团队负责人登录论坛官方网站注册登录后填写个人及团队成员信息,提交2个报名材料(附件1:中英文摘要完整版Word 格式;附件2:原创性声明PDF格式)。学校管理员老师审核通过后,各团队再提交作品(附件1:中文摘要盲审版PDF 格式;文件名以作品标题命名)。操作指南见官网。
所有作品均须完成校内提交和登录官网申报。
注:所有作品必须登登录坛官网填报,否则不得参加评选。报名截止时间:2025年4月24日中午前。东部赛区。
3.比赛时间:2025年4月24日18:00(待定)
4.比赛地点:医学院A437(待定)
5.比赛形式:现场答辩;答辩要求与评分标准参考附件3、4。
五、奖项设置
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比例如下(根据参赛队伍总数,适度控制获奖比率的基础上进行微调);
各校复赛推荐作品总额限 18+4 项, 同一作品只能选投一个学科赛道(亚组)和类别。
1. 基础临床赛递:各校推荐 7 项(包含检验医学类作品单列1项)。另外增加复赛直通指标各校限1项,必须为创新研究类。作品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可获得复赛直通指标:(1)曾获往届实验设计类复赛三等奖及以上奖项;(2)赛后继续完成研究计划,并形成尚未公开发表的学木论文;(3)成员更新不超过2/3。
2. 预防医学赛道:各校推荐2 项。若校级初赛中本学科赛道项目数超过 20 项及以上(官网系统记录为准),该赛道(限)增加1个复赛激励指标。
3. 药学中医药赛道:各校推荐3项。若校级初赛中本学科赛道项目数超过 30 项及以上(官网系统记录为准),该赛道(限)增加1个复赛激励指标。
4. 交叉学科赛道:各校推荐 3 项,其中医文交叉单列指标限1项。所有项目严格审查自主原创性。若校级初赛中本学科赛道项目数超过 30 项及以上(官网系统记录为准),该赛道(限)增加1个复赛激励指标。
5.国际赛递:各校推荐 3 项, 其中全在华留学生项目为 2 项。
奖项 |
比例 |
|
一等奖 |
不超过参赛团队总数的8% |
二等奖 |
不超过参赛团队总数的16% |
三等奖 |
不超过参赛团队总数的24% |
六、联系人
1.医学院学生部门:张芷瑜3431304697@qq.com
2.医学院基础部:陈光gchen@tzc.edu.cn
台州学院医学院基础部
2025年4月1日
附件1 作品格式要求
附件2 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医学创新大赛暨“一带一路”国际竞赛作品原创性声明
附件3 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医学创新大赛暨“一带一路”国际竞赛答辩要求
附件4 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医学创新大赛暨“一带一路”国际竞赛评分标准
附件1
作品格式要求及报名表
提交作品形式:中英文摘要完整版(word格式)1份,中英文摘要盲审版(无作者、指导教师姓名,学校名称等信息,pdf格式)1份;附3~5个关键词。正文字数限800字以内,不能附图表。中文字体为宋体;英文字体为Times New Roman。
一、创新研究论坛(四号,靠左)
学科分组(四号,靠左)
(题目/Title,四号、加粗、居中)
作者:姓名(要求:五号、加粗、居中,作者间2字符空格)
指导教师:姓名(要求:五号、加粗、居中)
(学校名称、城市、邮编)(要求:五号、居中、不加粗)
摘要/Abstract:目的XXX;方法XXX;结果XXX;结论XXX。
关键词/Keywords: XXX;XXX;XXX;……
(格式如上:顶头、不分段;小四号;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等字体加粗,后空一格,其他字体不加粗;学校后空一行。先中文摘要后英文摘要)
【备注】医文交叉研究类、在华留学生及国际学生的国际卫生健康政策研究或中医 药文化传播研究类的摘要,可以不按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的结构撰写,一段式。
二、实验设计论坛(四号,靠左)
学科分组(四号,靠左)
(题目/Title,四号、加粗、居中)
作者姓名(要求:五号、加粗、居中,作者间2字符空格)
指导教师:姓名(要求:五号、加粗、居中)
(学校名称、城市、邮编)(要求:五号、居中、不加粗)
摘要/Abstract:立论依据XXX;设计思路XXX;实验内容XXX;材料XXX;预实验结果XXX;可行性XXX;创新性XXX。
关键词/Keywords: XXX;XXX;XXX;……
(格式如上:顶头、不分段;小四号;立论依据、设计思路、实验内容、材料、预实验结果、可行性、创新性等字体加粗,后空一格,其他字体不加粗;学校后空一行。先中文摘要后英文摘要)
【备注】医工交叉、医理交叉、国际竞赛的医学基础研究创新亚组仅限实验设计类。国际竞赛的医学基础研究创新亚组须填写前面 6个学科组之一。
三、报名表(报名信息直接在官网上填写并提交)
网址:www.jcyxds.com
作品名 |
|
高校名称 |
|
本科组( ) |
高职组( ) |
参赛类别 |
|
作品组别 |
|
参赛学生 |
序号 |
姓名 |
学号 |
院系 |
专业(学制) |
年级 |
手机号 |
|
1 |
|
|
|
|
|
|
|
2 |
|
|
|
|
|
|
|
3 |
|
|
|
|
|
|
|
4 |
|
|
|
|
|
|
|
5 |
|
|
|
|
|
|
|
指导教师 |
序号 |
姓名 |
院系专业 |
联系电话 |
Email |
1 |
|
|
|
|
2 |
|
|
|
|
注:作品一旦提交,作品题目、团队成员及排序、指导教师和学科分组不可更改。
附件2
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医学创新大赛暨“一带一路”国际竞赛作品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作品是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选题、自主设计、自主实施、独立撰写完成,没有抄袭或借用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内容(包括指导教师的各类基金项目内容)。对本作品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作品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作品已发表与未发表的成果、知识产权均归所在学校所有。
本人承诺承担本声明的责任(如违背本声明将被取消参加资格、所获荣誉,并被全国通报批评等)。
所有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指导教师所在单位: (学院)盖章
附件3
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医学创新大赛暨“一带一路”国际竞赛答辩要求
PPT文档的名称要求使用“队伍编号+标题”命名,不得出现学校、学生、指导教师信息。(队伍编号按抽签的编号填写)
PPT首页应包括如下内容:作品标题、队伍编号,首页及内容中均不得出现学生姓名、年级、专业、学生照片等信息。
PPT内容中不得出现所在学校名称、学校校徽、标志性LOGO或图片,不得出现指导教师姓名以及其它可以暗示学校及指导教师的相关信息。
PPT 的内容须与上传官网的作品摘要内容、PPT 相符。答辩时允许将进展内 容补充到最后、集中展示说明,视进展情况酌情加分。
PPT的语言及汇报语言要求使用中文(专业术语及特殊表达需要除外),国际竞赛采用全英文,鼓励在华留学生用中文汇报答辩。
PPT版本为(Microsoft/WPS)Office 2010版及更高版本,页面设置建议16:9。
违反1~3条中任何一条:取消比赛资格;
违反第4条:总分扣分3~5分。
附件4
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医学创新大赛暨“一带一路”国际竞赛评分标准
一、创新研究论坛项目(满分100分)
1.内容(50分)
(1)选题(20分,科学性和原创性,各10分)
(2)结果(20分,论证的严谨及结果的丰富、数据处理,各10分)
(3)结论(10分,分析合理、结论正确,各5分)
2.汇报答辩(30分)
(1)PPT的逻辑性与美观(2.5分)
(2)仪表、语言表达能力(2.5分)
(3)汇报思路与逻辑(5分)
(4)回答问题准确性(10分)
(5)基础知识扎实(10分)
3.团队合作(20分)
(1)团队分工协作(10分,互相协作、分工得当)
(2)贡献度(10分,学生在作品中的贡献度)
二、实验设计论坛项目(满分100分)
1. 内容(50分)
(1)可行性(20分,立项依据5分,技术路线方案10,预实验结果5分)
(2)创新性(20分,原创性)(高职组10分)
(3)实用性(10分,应用价值,意义)(高职组20分,应用性与创业性)
2.汇报答辩(30分)
(1)PPT的逻辑性与美观(2.5分)
(2)仪表、语言表达能力(2.5分)
(3)汇报思路与逻辑(5分)
(4)回答问题准确性(10分)
(5)基础知识扎实(10分)
注:本科组答辩时着重考察科研思维能力;
3.团队合作(20分)
(1)团队分工协作(10分,互相协作、分工得当)
(2)贡献度(10分,学生在作品中的贡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