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学院“十三五”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划
发布者:综合管理科 发布日期:2018-05-02 浏览次数: 分类:教学建设

一、发展环境与机遇

“十三五”期间,高等教育进入新常态,并呈现出以下四个特征:发展环境上,从以高校为主导的供给驱动转变为以用人单位为主导的需求驱动;发展定位上,从以支持服务为主转向服务与引领同步;发展方式上,从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发展转向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发展;发展动力上,从要素驱动转向改革驱动,从而激发和释放发展活力。新常态下,地方高校应该更加注重内涵发展、更加注重特色发展,更加注重体制创新,更加注重需求导向,着力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与生产实践对接;推进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和高等学校综合改革,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改革人才培养机制,实行学术人才和应用人才分类、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制度,强化实践教学,着力培养学生创意创新创业能力。同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实施,强化了大学服务社会的使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进一步拓展了学校发展的空间。

浙江省专门出台支持地方高校加强应用型建设的文件,并按两个维度将本科高校分为9类,即研究为主型、教学科研并重型和教学为主型,特色性、多科性和综合性,我校定位为教学为主型的综合性本科高校。高校招生制度改革必将倒逼学校进行专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提升办学水平和专业特色,尊重学生的选择权,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教育教学体制机制改革。

“十二五”期间,学校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一中心工作,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取得了一定的教育教学成效,但与新形势、新业态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要求相比,学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应用型大学建设的需要。二是协同育人、产教融合的机制还没有很好地构建与推进;三是专业内涵建设不够,教学质量意识亟待提高,标志性成果欠缺明显。四是特色发展理念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培养愿景

(一)指导思想

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中心,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建设,强化特色办学,深化学校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创新实践、质量监控等重点领域的改革,构建适应应用型大学的办学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服务于地方产业和行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二)培养目标

秉承“澡身浴德、修业及时”的校训精神,致力于培养面向一线的工程师、教师或管理者等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专业的人、文化的人、世界的人”,使学生专业成才,精神成人。

(三)培养理念

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不断扩大学生的自主选择权,深化“双核强化、校企协同、学做相融”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首岗胜任、多岗适应”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四)发展目标

专业建设控制专业规模,加强专业内涵建设,突出优势专业建设。专业总数调整为40个左右,建设10-15个优势、特色或品牌专业,应用型专业占专业总数的70%以上。

教学改革不断扩大学生在专业、课程、教师、考核方式等方面的选择权,提高选修课程比例,推进分层分类教学;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奖3-5项,力争国家级教学成果零的突破。

课堂创新继续开展课堂教学创新活动月,大力推进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争取成为省级课堂教学创新示范校。

实践改革整合校内资源,优化、拓展校内外实训资源,加强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建立紧密型实践基地;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继续发挥好学生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平台和载体的作用。

质量监控健全基层教学组织,完善教学管理与评价体系,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完善教学质量信息的收集与反馈机制,形成质量监控与提升的闭环。

三、内涵提升五年计划

整体设计,步步推进,每年突出一个提升和建设主题,实施内涵提升主题建设年计划。以主题建设为依托,加强对师范教育、工科、医学、管理学、设计学等学科专业的分类建设与指导,优化整合教学资源。加强新工科的研究,推进新工科在学校的实践与探索。依托传统优势学科,继续深化师范教育品牌建设。以工程教育、医学、人文师范等专业认证为抓手,提升专业建设和办学水平。

主题一:课程建设与开发

1.分层分类制定课程标准或大纲

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求,优化课程体系,拓展课程空间,重组教学内容。调整课程结构,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突出实践环节,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注重多元化培养;拓展课程空间,使课程从传统的课堂和实验教学,延伸到生产和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真实的生产情景和实践模拟的方式,使学生亲身体验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实践能力要求和职业素养,增强对专业、行业、职业的认识和认同,真正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

2.提升通识课程质量

围绕应用型大学建设总目标,遵循“通识课够用、基础课适用、技术课管用、专业课会用”的基本原则,构建高质量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进一步规范课程管理,建立通识课程准入和退出机制,逐步对现行的通识平台课、通识任选课和课外教育项目三大模块进行整合、改造与提升。重视实践教学的有效性,要应用、重创新,与培养目标相对接,让应用型人才培养真正落到课程上。

3.着力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

根据不同行业及岗位群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需要,将岗位能力转化为专业能力,进而分解成能力要素和对应的知识点,构成以专业核心课程为主线,相互支撑、相互交融、层层递进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增加课程资源的数量,提升课程的内涵质量;充分利用学校多学科专业的教学资源,进一步打破专业及学院的“壁垒”,重点加强跨学科基层教学组织和跨学科教学资源建设;增加学生在不同专业中的选修课程空间,增加学生的跨专业技术复合型能力。

4.加强应用型课程开发

应用型课程的结构遵循“事实逻辑结构”——即工作过程,而不是“学科逻辑结构”。强调基于岗位需求、基于工作过程开发课程,对学科体系进行解构、在工作过程中进行重构,改变知识的排序方式,让课程更多地着眼于实践知识的生成与构建,对实际的工作过程按照职业成长规律和认知学习规律进行系统化的教学化处理,使教学过程成为知识应用的过程。部分专业率先开展应用型课程改造与开发。

5.推进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建设一批校级示范或特色课程,鼓励各学院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方式改革、教学手段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数字化课程、国际化课程等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引进171门尔雅在线通识课程供学生选择修读,积极开展精品课程慕课化改造。鼓励开展“无手机课堂”、“云班课”等试点改革。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激励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延伸教学时间、拓展教学空间;鼓励开展小班化教学、翻转课堂、研究性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多元而有效的教学方法。深入改革课程评价制度,推广实施“多个阶段、多种形式”的过程性考核。

主题二:专业建设与改革

1.对接需求,突出重点

根据国家、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部署和要求,加强应用型专业设置与行业企业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需求的对接,在进一步明确专业建设的思路、厘清全校所有专业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基础上,制定学校和学院的专业发展规划。对符合学校办学定位,紧密对接行业岗位需求的应用型专业大力支持、重点建设;重点培育一批行业特色鲜明、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应用型特色专业,并发挥品牌示范作用,引领全校的专业建设。

2.突出内涵,强化特色

结合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开展校内专业评估工作和专业认证,着力提升专业与产业结合程度、实验实习实训水平、“双师型”教师比例和质量等。加强对增设新专业的评估论证,增设新专业必须以地方产业行业或产业集群为依托,符合“地方产业集群+新设专业+优势特色应用型学科”的架构模式,逐步形成资源共享、人才共有、过程共管的合作育人新模式。工科、医学专业参照工程专业和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开展专业评建。加大对专业评估效果的正负激励力度。

坚持“做精师范”的建设思路,深化实践取向的教学改革,继续强化师范教育的优势与特色。优化师范专业布局,加强教学资源的整合力度,不断扩大优秀师范生拜师学艺的受益面和影响面,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继续夯实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推进“师范教育创新工程”项目建设;基础条件较好的专业率先开展人文师范专业认证,不断提升师范生的就业竞争力。

3.健全标准,完善评价

创建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质量标准,并加强对专业质量标准达成情况的监督评估,引入第三方参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对人才培养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与反馈完善;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在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创建行业企业参与制定人才培养各环节质量标准和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工作机制。积累试点专业建设和综合改革的有效经验和实践成果,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标准和教学规范。以本科教学质量审核评估为导向和抓手,制定和完善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质量标准。

4.完善教学管理与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构建以教学质量监控为统筹,教学质量信息管理、教学辅助系统信息管理、保障系统信息管理以及教学督导、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相协调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监控新体系;构建由学校领导、职能部门、二级学院领导、教学督导、基层教学组织、教师、学生等多主体参与的教学质量监测、反馈体系,规范日常教学与管理;加强对教学、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的过程管理和专项检查;利用大数据对教育教学质量进行常态化监控,实现教学管理过程精细化、教学分析即时化;推进全员听课制度;建立和完善基层教学组织的管理与考评。

主题三:实践教学提升与深化

1.落实和深化实践教学要求

继续深化改革实验教学的模式和手段,减少验证性实验,突出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创新性实验,增加仿真、模拟等实验,增加校内外实训;减少观摩式、浏览式、帮工式的实习实训,增加具有实际操作作用的定岗实习实训,使学生在直接参与实际生产工作的过程中学习、成长;积极探索实施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双导师指导制度,共同指导评价学生实习和毕业设计,将毕业设计环节与实习环节有机结合,提高工程技术能力;引入实验教学管理系统,对实验教学、实验室开放和实习实训等环节进行有效监控和管理。加强和推进专业核心技能考核。强化实践育人功能,在实践教学环节加强职业伦理和道德情操培养。

2.开展“三创”融合教育改革试点

紧密结合“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国家战略和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需求,开展“三创”(即创新创业创意)融合教育改革试点。鼓励各二级学院根据地方产业需求,立足学科专业特色,与行业企业协同构建与台州地方产业特质高度吻合、有区域影响力的“创意创新创业驱动中心”,为有创意创新创业想法、意愿或成果的学生提供一个综合孵化和服务平台,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以创业学院为载体、以大学生创业园为平台,为大学生创业实践提供咨询、入园申请、项目指导、风险评估、跟踪扶持等一站式的全方位服务。统筹推进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3.着力提高科技竞赛的参与面与含金量

整合和共享学校优质资源,积极引进校外资源,借助已有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加大竞赛经费投入,提高学生参与覆盖面和竞赛获奖含金量;鼓励二级学院将学生科技竞赛和专业建设有机融合,共建共享资源;将学科竞赛组织及参加效果纳入二级学院业绩考核指标,提升学院的积极性和组织效果;以跨专业、跨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项目为载体,促进相互间的交流与协作,并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教师指导团队;除物质激励政策外,将教师指导科技竞赛的成果作为教师教学业绩考核和岗位聘任的重要指标。

4.整合优化实习实训基础条件

整合校内实验资源,优化实训资源配置,增加校内仿真、模拟等实验室建设;探索将名企搬进校园,共建“模拟企业”和“工作坊”,强化协同培养,提高实践教学实效。椒江校区建设“工程实训中心”,临海校区建设教师技能实训中心、人文综合实验室等,满足学生实践教学、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学生创新创业等要求。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深度合作,建立紧密型的实习基地,为学生的技能实践,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的撰写提供真实的生产平台。搭建创新创业园区,积极与政府部门的各类创新园区对接。

主题四:推进协同育人

1.校内协同

不断优化整合校内教学资源,加强学院与学院、学院与部门之间的协同,全面实施“双核强化、校企协同、学做相融”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强化专业核心课程和技能考核,有机融合“三创”理念,不断扩大学生自主选择权。依托优势人文学科,打造品牌人文教育;聚焦传统师范优势,打造特色师范教育。

2.校企(校)协同

以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渠道,探索多元化、各具特色的协同育人模式,专业改革试点、优势和特色专业要率先推进,形成效应。与行业企业协同办专业、协同建实践基地以及协同研发创新,有效整合学校和企业的教育资源,请企业推举经营管理或技术专家实质性地参与学院工作,将产业需求导向落实在专业结构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积极参与创建省级示范性教师发展学校建设,充分发挥教师发展学校在师范生培养中的作用,形成多方共赢的合作机制。

3.校地协同

加强与地方政府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及文化传承方面的全面合作,鼓励和支持二级学院与相关行业产业联合组成教育教学团队,共同开展教育教学改革;鼓励和支持与相关行业产业建设校企人才培养工作室,共同培养人才,共同解决技术难题;鼓励和支持与相关行业产业联合开展创新创业创意教育,创建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创新能力为重点、以校企合作为途径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4.平台协同

以促进师生发展为出发点,以新兴产业和地方主导产业为对象,以校企共建公共服务平台、共建职业能力培训平台、共建实践教学平台、共建应用型师资队伍等多种形式,通过技术咨询与推广、联合攻关、科技服务、员工职业培训等多种渠道,逐步形成资源共享、人才共有、过程共管的合作育人新模式;拓展和鼓励学生多渠道进入企业进行实习实践,建立学校和社会培养相衔接的开放式培养体系。

主题五:深化教学相长

1.大力推进课堂教学创新活动

切实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基于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要求,大力推进教学方式从理论主导型向能力主导型的转变,从“为什么”到“怎么做”的转变。积极推广问题主导型教学模式、体验—反思型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模式、专项技能训练模式等教学方式。实施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计划,实现教师信息化培训全覆盖。完善课堂教学改革激励机制,完善学生选教师、选课程制度,完善教师课堂教学改革培训制度,完善课堂教学评价制度,建立教师课堂退出机制,引导教师深化教学改革,促使教师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改革,全面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2.加大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力度

深入开展教师专业化发展需求调研与分析,开展教学信息化教学能力、实践创新能力、教学反思与教学研究能力等培训与交流;开发和建立符合教师需求的开放式优质教学资源库和公共服务平台;拓展国际化合作与交流,学习和借鉴国外应用型大学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开拓教师的国际视野,加大教师出国出境交流学习力度,使教师能力与学校转型需求相适应。

3.切实加强学生学业指导与管理

坚持育人为本,协调学校各方力量,创设有效载体,以学校创业学院为引领,以学院创新创业驱动中心和学生学术型社团为纽带,探索创新创业教育和创新创业实践的有效机制。继续推进学科竞赛、国创项目、“挑战杯”、“互联网+”创新创业、开放实验等创新创业活动,不断扩大竞赛和项目的学科覆盖面和学生参与面,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成学生未来就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4.积极培育应用型大学文化

围绕应用型大学建设的目标定位,以建设优良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建设适应师生发展和学校发展需求良好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品牌文化、网络文化。各部门及二级学院在编制制度、制定措施、落实行动时,要注意制度的行文、措施的用语、行动的细节是否符合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是否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是否符合应用型大学建设的导向。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保障

积极吸纳企业行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指导委员会或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出台协同育人行动计划。

(二)逐年提高教学经费投入

按统筹规划、重点扶持、层层推进的原则,整合优化现有资源,优先确保教学运行、建设与改革经费,并逐年提高教学经费总投入。

(三)推进硬件设施建设

建立学校统筹的工程实训中心、教师技能实训中心、文科综合实验室。整合校内资源,建设实验室及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实现智慧校园与学校教学、管理等的高度融合及一体化和智能化。建设网络教学服务平台,加强功能集成,拓展课堂外延,统筹推进网络学习空间建设,支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网络化泛在学习。

(四)优化两级管理机制

构建以学校各项制度为基本依据的管理体系,推进各项制度的落实与完善。深化学校主导、学院主体的两级管理模式,明晰校院两级管理权责,强化学院在二级办学中的主体作用,扩大二级学院的自主权,降低管理重心,充分调动学院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关闭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