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认证是对高校开设的专业教育实施的专门性认证,旨在确认该专业毕业生达到行业认可的既定质量标准要求,是一种以培养目标和毕业出口要求为导向的合格性评价,是国际通行的高等教育质量互认的主要依据。目前,主要在工程教育、医学、人文社科类(法学、商科、师范等)、理科、农学等领域开展专业认证。随着我国成为《华盛顿协议》的正式成员,专业认证日益成为高校建立质量保障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教育部已将专业认证列入新一轮本科教学“五位一体”评估范围。
为有力推进我校的专业认证工作,根据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颁布的《工程教育认证办法》、《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和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印发〈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指导思想
围绕学校应用型建设目标,以国家认证标准为指南,以校院两级自评为基础,以持续改进提升为主线,进一步增强质量意识,注重内涵、注重常态、注重过程,全面梳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切实完善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体制机制,不断增强我校专业特别是工程教育类、医学类及人文社科类专业的核心竞争力、行业影响力和社会贡献力。
二、基本原则
(一)分步推进原则
全力支持临床医学专业接受教育部、卫生部的专业认证,确保首个专业认证顺利通过。从2017年开始,学校将按专业认证的规范进程,组织实施好校内自评,在此基础上分批遴选专业,推荐参加工程教育或其它类别的专业认证。相关专业要启动学习、调研、预评估、自评估等工作,努力提高认证申请的受理率和通过率。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学院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尽快启动进入专业认证的实质性程序。
(二)优先投入原则
按照“谁率先推进认证,谁优先得到投入”原则,学校对通过校内自评并推荐申请国家专业认证的专业给予一定的建设启动经费,对已获得认证协会秘书处受理的专业,在专业、课程、实验室和队伍等方面的建设,给予重点支持,优先保证其各项建设需求。
(三)成果受益原则
学校将“通过专业认证”视为专业建设的重要成果。对“通过专业认证”的专业,在招生计划数配置、生均教学投入、教学工作绩效考核奖励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和倾斜。对在认证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教职工给予表彰或奖励。
三、实施办法
(一)加强学习,熟悉政策
1.学校、学院两个层面邀请省内外高校相关专家来校作专业认证专题报告,召开相关专业认证推进会,对已有认证标准的专业启动专业认证工作进行全面动员和具体部署。
2.相关学院和专业在学习调研基础上,组织所有专业任课教师、管理人员及学生,认真学习领会认证标准,理解专业认证的本质内涵和总体要求。
3.校院两个层面要培养一批熟知认证规程、精通认证标准并能积极投入认证工作的骨干成员。
(二)专业预申报,学校预自评
1.拟参加专业认证的专业,按照认证标准要求开展自查自评,并按照认证要求和格式,撰写专业《自评报告》(初稿),实施专业预申报。
2.学校组织相关人员对拟申报的专业《自评报告》初稿及启动阶段工作状况开展第一轮的预评估工作,确定本年度学校正式向认证协会申请专业认证的专业。
(三)材料准备
1.自评报告
学校确定的拟申请认证专业按认证标准要求和《自评报告》样本,全面准备、正式撰写《自评报告》,为每一项陈述进行举证。
2.支撑材料
按认证标准要求重新描述本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合理、明确、具体;毕业生要求需包含“标准”中涉及的每一项要求;构建能力、目标与课程、教学环节矩阵表;提供历次修订“计划”的文档索引。
(1)整理反映学生目标达成的文档资料,整理专业培养目标实现状况定期评估文档与信息;
(2)每位任课教师撰写、整理或完善所教课程标准或大纲、教案,明确各门课程承担的学生能力目标、目标实现方式及目标达成度评价方式;
(3)整理各课程作业、考试、考核、毕业设计(论文)、实验(习)报告等材料;
(4)各专业按要求向相关职能部门索要资料。
(注:各类制度、举措、落实情况的文档索引,对照《自评报告》要求分条、分项进行归纳、汇总。)
(四)组织申报,提交申请
1.第一轮模拟认证
学校组建模拟认证专家组,进行校内专家认证工作培训并聘请若干校外专家,全面开展校内模拟认证。认证专家组在审阅各专业提交的自评报告、支撑材料和现场考查的基础上,形成认证结论和整改意见,并及时反馈给相关专业。
2.组织申报并提交申请
相关专业根据校级专家组反馈的认证结论和意见,制订该阶段整改方案,严格按照认证协会要求,撰写并完成专业认证申请书(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在每年9月底前完成专业认证申请书),并提交专业认证协会,等待认证协会受理。
(五)完善材料,迎接认证
1.完善自评报告
通过认证协会受理的专业,要充分吸纳校内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撰写、修改与完善自评报告,形成基本完备的自评报告和举证材料。要注重教学内涵建设,注重过程管理。
2.第二轮模拟认证
学校组织对准备正式参加专业认证的专业进行第二轮校内模拟认证。专家组以校外专家为主,认证过程完全参照专业认证规定程序进行,包括审阅自评报告、实地考查访谈、反馈考查结论等环节。
3.专家现场认证
做好与专业认证专家的联系、沟通工作,做好专家进校的准备工作,迎接并配合专家组在校期间的认证工作。
四、保障激励
(一)高度重视,成立相应组织机构
专业认证是提高专业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的有效途径。学校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专业认证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分管教学副校长任副组长,校办公室、教务处、质量监控与评估管理部门、学生处、财务处、人事处、科研处、发展规划处、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招生就业处、团委、图书馆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协调联络组、工作支持组、技术支持组、学生工作组及学院认证工作小组等机构,全面落实和推进专业认证工作。
(二)经费倾斜,有限资源相对集中
学校设立专业认证专项经费。对通过校内自评并推荐申请国家专业认证的专业给予10万元的认证启动经费;对于经专业认证协会审核决定受理申请的专业,给予30万元的专业认证评建经费;经专业认证委员会审查自评报告后决定进校现场考查的专业,再追加30万元的专业认证经费;对于一次性通过专业认证的专业,学校给予30万元的绩效奖励。
(三)成果导向,强化激励政策
专业认证过程中,各学院各专业要坚持成果导向,注重培育标志性教学成果和项目。学校将视“通过专业认证”为教学成果,对通过认证的专业和表现突出的个人在业绩考核、目标考核和岗位评聘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和倾斜。
五、相关要求
在当年度暂未推荐申报专业认证的专业要按照本实施意见精神,积极筹备申报工作;要在做好各自专业认证申报材料准备的同时,还要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跟踪体验专家现场考查,通过对照和借鉴,提升本专业通过专业认证的能力和水平。